王超安

管理咨询师,利用业余时间从事产业研究20余年,担任多家学术媒体特约记者、特约撰稿人。

你现在的位置:beplay体育官网app 首页>>农机博客>>王超安>>行业亮点>>

农业信息化是21世纪我国农业的必由之路[推荐]收藏


        从国际农业技术信息会议上获悉:我国“863”计划的智能化专家系统在国内已经开始大面积推广,示范区规模已经达到20多个,在示范区内专家系统发挥了巨大作用,作物的产量得到了提高,农民的经济状况也有了改善。 

        在21世纪初,做为一个尚未工业化的发展中国家,我国农业经济发展问题仍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大问题,农业信息化的发展道路也并不平坦。 

        传统农业被取代已成必然 

        新世纪之初,我国人口仍将不断增加、可利用土地资源不断减少,我国农业如何面对以上困难? 

        工程院院士王懋华认为:进入90年代以来,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真正使农业产业产生新的变革。我国农业在过去近30年的时间内有了很大的发展,但是和国外发达国家农业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而且差距是全方面的,主要问题是:目前我国农业生产投入大、产出少,科技含量低,资源的利用率和转化率偏低。 

        据统计,国外发达国家农业产量的提高,83.3%依靠科技投入,只有16.7%依靠耕地面积的扩张。因此,解决我国农业存在的问题,必须依靠科技进步。 

        传统农业的发展已经到了末路,新型的现代农业取代传统农业已成必然之势。 

       新型农业有待普及 

       北京农业信息技术研究中心首席专家赵春江博士介绍说:国际上农业信息技术在**近20年来已得到很大发展。90年代以来,农业信息技术在农业生物系统模拟模型、农业管理资源数据库建设、农业专家系统与生产决策支持系统,以及农业生产者获取、处理、利用知识、信息的适用技术与智能型高新技术应用开发研究方面均取得重要进展,遥感、通信技术以及信息基础设施的建设也为农业信息技术提供了技术基础,其发展前景广阔。 

        在**近的国际农业信息技术会议上,国家科技部李学勇副部长也介绍到:近年来,我国的农业信息化已经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信息技术在我国农业资源调查,农产品产量估测,农业生产管理和病害诊治,农业科研成果数据处理和模拟,农业生产过程自动化控制等方面获得了成功的应用。 

        1990年,国家把农业专家系统(即人称“电脑农业”)等农业信息技术列入了863计划的重点课题。该系统融入了农业专家的知识和经验,吸收了新的农业科技成果,把成熟的单项技术措施进行了综合,针对不同的土壤和气候条件等提供综合的增产方案,并以图、文、声、像的形式及时、生动地向农民传播农业科技知识,有效地指导农民科学种田,深受农民欢迎。 

        电脑农业是推进农业信息化战略的一个很好的切入点和突破口,大力应用和推广电脑农业,有利于使农业实现跨越式的发展。 

        农业专家系统取得了可喜的成果,但是智能化农业信息技术发展和应用还面临着许多挑战:在农业科学的研究上,目前的国家投入还满足不了信息技术发展的要求;在信息资源开发和网络建设上,信息源的获取受到限制;国家基础设施建设还要进一步完善以提高农业信息的传播速度和范围;我国农业人口的教育水平还有待提高;地方政府的支持在当前情况下还要继续发挥关键性的引导作用;农业信息人才培养还存在科目设置等方面的问题。这些都有待于国家资金投入的持续支持和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的完善。 

       信息技术作用显著 

        我国落后地区比较多,温饱问题没有解决之前,信息技术能给他们带来什么? 

        智能化农业信息技术提高了我国农业生产的科技含量,提高了农业物料流通的效率、资源的利用率和示范区农民的文化素质,使我国农业的发展达到一个新水平,即实现自动或半自动获取信息,实现信息处理的自动化和传播定量化。 

        据介绍,目前已建立的示范区有比较富裕、现代化农业基础较好的北京市,东北重要的粮仓吉林省,黄淮海区域的农村改革示范安徽省以及比较贫困的多民族地区云南省等。不同起点和条件的示范区都起到了显著的示范作用:一方面,在边远地区继续实施适合我国国情的电脑专家计划,如云南省宁蒗县,从1992年开始实施电脑专家计划至今,实施面积逐年扩大,农户逐年增多,效益越来越显著。另一方面,在工业基础较好的地区制定21世纪农业发展的新方向,如北京市已绘制了实施精确农业、赶超发达国家农业信息技术的远景规划图——小汤山标准农业示范工程,两年之后将成为展示现代农业的典型示范区。 

        汪懋华院士对记者说,国外一些发达国家开始研究农业数字化,用数学模型的方式来描述农业生产过程和机理,智能化农业信息技术在我国的推广围绕扩大示范作物品种,由提高作物产量向质量的方向发展,使数字农业在我国的实现成为可能。 

        从1996年国家“863”计划开展了智能化农业信息技术应用示范工程起,示范区从当初的4个省发展到了现在的20个省,研究开发出了系列技术含量高、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农业技术应用服务平台和各类使用工具,建立了100多个农业智能应用系统,包括粮食、果树、蔬菜、畜牧、水产等不同农业领域,累计示范应用面积2000万亩、辐射推广面积1亿亩,增加农产品产量15亿公斤、降低生产成本6亿元,累计取得经济效益15亿元。中国农业科学院诸叶平研究员在采访中拿出厚厚一叠工作简报,里面记载着瞩目的成绩。 

        信息农业尚需建设 

       我国目前尚处于信息化发展的初级阶段,特别需要大力推进信息化,以信息化带动农业的现代化。 

        农业信息化是21世纪我国农业的出路。国家科技部李学勇副部长在接受采访时说,农业信息化将是21世纪农业的重要标志。多种信息技术在农业上的综合集成应用将成为我们面向21世纪合理利用农业资源、提高农作物产量、降低生产成本、保护环境,提高农产品国际市场竞争力的重要手段。 

        虽然农业信息化科技道路上已取得了可喜的成果,但农业信息化离我们还有一段距离。我们还要在关键农业技术攻关和成果转化上敢于投入,在学科设置和人才培养上下大力气,进一步加强部门之间的合作和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大力加强农业科技投入,完善基础设施环境,不断扩展信息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是中国农业走向信息化的必由之路



发表于 @ 2008年07月09日 18:41:00 |点击数(

旧一篇:国外主要国家农业信息化发展现状及特点[推荐] | 新一篇:黑龙江省农业机械市场需求分析 [推荐]

博客信息
王超安的博客
创建时间2007年11月18日
今天点击:968
本周点击:297
本月点击:1969
点击总数:251532
[发私信][加为好友]
博客公告
管理咨询师,利用业余时间从事产业研究20余年,担任多家学术媒体特约记者、特约撰稿人,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先后在新华社、人民日报社、经济日报社、农民日报、中国工业报等媒体发表作品300余篇,其中在中文核心杂志发表作品40多篇。目前就职于一拖股份公司。 本博客除注明“原创”作品外,其余作品均来自网络,如涉及版权,请告知以便删除。
文章分类
本人观点本人观点(12篇)
播种机械保养播种机械保养(14篇)
柴油机市场柴油机市场(6篇)
柴油机维护保养柴油机维护保养(72篇)
产业研究产业研究(104篇)
迪尔天拖板块迪尔天拖板块(2篇)
个人观点个人观点(13篇)
购机补贴购机补贴(11篇)
管理故事管理故事(114篇)
管理文萃管理文萃(13篇)
宏观走势宏观走势(74篇)
农机具园地农机具园地(39篇)
企业动态企业动态(1篇)
收获机技术收获机技术(10篇)
收获机市场收获机市场(9篇)
收获机械维修保养收获机械维修保养(48篇)
首长讲话首长讲话(3篇)
拖拉机技术拖拉机技术(37篇)
拖拉机市场拖拉机市场(29篇)
拖拉机维修保养拖拉机维修保养(109篇)
写作天地写作天地(2篇)
行业亮点行业亮点(100篇)
一拖公司板块一拖公司板块(1篇)
油价上涨油价上涨(21篇)
政策法规政策法规(26篇)
质量管理质量管理(1篇)
专家访谈专家访谈(13篇)
电子商务电子商务(0篇)
©2016 nongjitong beplay体育官网app 提供技术支持
关于我们 隐私保护政策 使用条款和版权声明
页面生成时间:2020/12/23 23:25:50
Baidu
map